TOP
开云网页版欢迎您! 学校首页 智慧校园
学院人物介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人物介绍
高庆荣
发布时间:2014-04-09 作者: 浏览次数:4054

 

高庆荣,男,19551025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作物杂种优势理论及应用、小麦遗传育种及其分子生物学。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物育种学》、《植物育种学》、《作物育种程序及种子生产实验》、《农业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植物育种技术》等课程主讲和建设。负责完成了学校精品课程《作物育种学》建设;指导本科生获山东省和学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篇;副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作物育种学》教材一部。主持和参加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等重点科研课题多项。利用Ms2Rht10开展小麦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构建群体改良小麦性状的分子育种体系,创制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转PLDγ基因小麦;开展TTriticum timopheevi)、KAegilops kotschyi)、VAegilops ventricosa)三系,Chemical Hybriding AgentCHA)和温敏型BNS雄性不育的应用与理论研究,探寻选配杂种小麦的遗传规律及制种技术。拓建含有不同HMW-GS的小麦优质基因库和KV型恢复基因库;紧密结合常规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出山东省审定小麦品种山农18号、山农22号、山农23号、山农24号和鲁麦15号,其中山农22号也是国家审定品种;创造出矮秆、大穗和优质HMW-GS聚合体的特异种质;首次获得具有抗锈病、白粉病,抗盐碱的转PLDγ基因小麦的新类型;建立了BAU-9403GENESISCHABNS型小麦育种的实用技术体系,选育出BNS小麦雄性不育性恢复系SN055525;研究KTVCHA型小麦性状的细胞质效、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关系,小麦雄性不育基因及恢复基因的遗传、定位,筛选用于小麦不育系育种的DNA分子标记,从不同角度探讨小麦雄性不育及恢复性的形成机制;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鉴定雄性不育小麦Ms2KTVBNS型雄性不育基因的相关蛋白质标记,为深入研究其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和分离、克隆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国家教委1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1等奖和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20多项成果;申请小麦新品种保护权4个;在《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作物学报》、《植物学报》、《中国粮油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199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4/3/29

版权所有@开云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