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 务实奋进 开拓创新
为实现学院事业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2015年5月21日)
赵延兵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开云网页版党员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凝神聚力、务实创新,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四个全面”的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学院实际,认真总结近五年来的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学院党委领导班子,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新一届学院党委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组织和动员全体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开云网页版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第一部分 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云网页版始终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创新团队与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以端正学风为抓手,搞好学生教育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学院管理水平;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弘扬农学精神,构建和谐学院;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指导思想,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全院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2010年以来,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抢抓机遇,组织申报各类学科建设项目和平台建设项目,整合力量、突出优势,打造高水平公共平台,极大地改善了作物学科的科研条件。五年来,在上级领导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争取到平台建设经费累计达1.2亿多元;完成了“黄淮海小麦转基因中试基地”,“农业部综合实验室”等项目建设任务。申请完成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原原种繁育基地项目(202万,2010年10月);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山东泰安分中心二期扩建项目(650万,2012年5月);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2000万,2013年9月);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建设项目(3000万,2013年12月);山东农业大学国家小麦育种栽培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项目(2646万,2014年2月)。“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1200万元)、“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670万元)。通过平台和项目带动,学院学科研发和人才培养条件大幅度提升。
在学科建设方面,争取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建设经费2000余万元,争上山东省“十二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250万元);山东省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200万元)。成功举办了三次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学科群建设启动会和年会。
二、坚持科技创新,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加强
2010年以来,由我院教师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研课题立项305项,立项经费达2.297亿元;主持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实现学校国际合作项目零的突破。发表学术论文658篇,其中SCI收录253篇。审定小麦新品种12个,玉米新品种4个,花生新品种7个,棉花新品种2个;新品种保护权21项;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9项;出版专著5部;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300余次;承办了“第三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学会议”和“山东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会议”。
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多数农作物品种转让许可给种子公司进行推广经营,特别是2014年成功完成了4个作物新品种成果转化,实现一次性转让金额超1000万元。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学术报告60余场,500多人次专家教授深入农业一线指导农业生产。
学院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2人获“山东省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1人获“山东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单项最高奖--山东农学奖;1人获“山东省突出贡献科学家”;1人入选“山东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首席科学家”;13人入选农业部和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2010年以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及青年教师27人,其中,“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3人,海外特聘教授2人,海外归国青年博士2人,国内优秀人才19人。1人入选“全国万人计划”,1人入选“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专家”;6名在职教师获得博士学位;极大地解决了我院师资青黄不接和年龄断档问题,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2010年以来,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团队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 1人获“全国师德标兵”, 4人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人获“山东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3人获“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1人获“山东高校三八红旗手标兵”; 1人当选“山东省教学名师”; 1人获“振兴泰安劳动奖章”,1人获“泰山英才”;多人次获校“学生心目中的十佳教师”、“科技先锋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类称号。
四、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办学特色更加突出
加强课程建设。新上《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遗传学》课程入选2010年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新出版教材11部,3部教材建设获准立项。建立了3个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库;建设完成6门必修课课程网站和所有必修课程PPT。圆满完成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审核性评估工作,并获校“教学评估工作先进集体”。
加强专业建设,搭建教学平台。农学本科专业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4年农学专业入选国家“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新上“省级特色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进展良好;农学专业成为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强化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参与完成农业生物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完成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山东省骨干学科本科实验教学中心项目等,建设项目经费达1280万元。3个教学基地被批准为教育部、农业部联合首批建设100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教学研究。主持国家级教研项目4项,省级教研项目5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发表教研论文25篇。建立完善了“三田、两地、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五、加强学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开展磐石工程,狠抓学风、舍风建设。就业率、考研率稳步提高。涌现一批先优典型。4个班级荣获“山东省优秀班集体”,1人获“山东省十佳大学生”,5人获“山东省优秀学生”等。新增企业奖学金5个,奖学金总金额达150余万元。
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每年组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企业进行调研实践,1个团队入选家级重点团队(全校唯一一个);1个植物科技协会获“山东省科技型优秀社团”。4个团队分获“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特等奖”、“首届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和“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同时,还获得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学生党总支获“山东农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团委连续5次获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规范研究生日常管理和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10年以来,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498篇,其中,一级学报188篇,SCI收录92篇。招收博士研究生83人、硕士研究生413人,本科生1445人。本科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考研率保持在50%以上,连续五次获“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院风、学风建设,强化学院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学院氛围。制定实施了“青年教师建立实践基地制度”,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争做科教兴农先锋、师德师风建设”和“六个好”评选等活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转变作风,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认真贯彻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和学院“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把反腐倡廉、师德建设列为学院党委重中之重的工作。坚持民主决策,学院的重大事项由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有关工作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无一违纪现象发生。积极推进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细化作风建设内涵,落实责任主体,强化检查监督,突出作风建设长期性、有效性,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建设,成效显著。
举办业余党校5期,13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获党课结业证书;218名学生和研究生加入党组织。获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学院党委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学院党委和2个党支部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1 人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泰山先锋”优秀共产党员;7人获校“优秀共产党员”,3人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七、加强学院制度和文化建设,弘扬农学精神
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学院新的管理模式。修订和编印了《开云网页版规章制度选编》,修改、制定各类规章制度60个,共计8.46万字。
加强文化建设,弘扬农学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举办了“青年师德建设”、“我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征文、“青年教师讲课技能大赛”等活动。获校征文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倡导和谐理念,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离退休工作,做到“管理到位、感情到位、服务到位”,学院连续四次获“校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加强工会工作;组织全院教工积极参加各项工会活动,承办“院士杯”乒乓球团体赛等体育赛事,获各类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十二次;连续五次获校“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每年均获“校优秀基层工会”称号。
各位代表,同志们:
五年来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学院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党委向全院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向为学院建设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的老领导、老教师,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开云网页版发展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开云网页版各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得益于学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广大教师员工的无私奉献,得益于多年来凝练形成的良好院风,得益于几代人传承的农学精神。全体农学人“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始终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务实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部分 今后五年工作打算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所以,面对当前的形势和要求,作为农业高校应当看到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推进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建设一流学院。我们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强化学科建设、打造一流队伍
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文化荣院”的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强化内涵发展,在提高科研总量的同时,更加关注科研质量,努力搭建学科与科研支撑平台,产生一批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建立一支以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为引领、以高水平学术(科)带头人为中坚、以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的师资队伍,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基础雄厚、富于创新的师资队伍体系。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加大引进和培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争上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继续加大“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培养和引进力度,培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学术造谐高深的学术(科)带头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产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育计划;通过选派交流、以老带新、个性化关怀等政策和措施,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打造一支基础扎实、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实施科研创新团队组建计划;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意义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培育若干个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实施学术交流拓展计划。以长远的眼光、开放的视野积极扩大开放交流、寻求战略合作、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提高在国际、国内本领域的话语权。通过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院讲学、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二、强化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提升科研实力和服务水平
按照“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拓宽方向,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科创新和传统学科改造,强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国家重视三农、重视粮食安全为契机,积极参与并争上一批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优化科研条件,提升科研能力。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资源整合,加大重大科研平台和基地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平台,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不断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通过顶层设计,加强科研战略研究,突破原有学科界限,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在承担具有标志性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产生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重视应用研究,多出品种、多出成果,以推广应用为目的,加快成果转化。
突出我院的科研特色,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以教师在社会的实验点和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地为依托,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学院整体科研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三、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经济的需要,按照教育要服务社会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教学改革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条件改善为基础,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农学本科专业。继续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积极探索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发展新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深化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环节的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坚持全面质量观,强化过程管理,不断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扩大研究生规模,努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加强文化建设,弘扬农学精神,引领内涵发展
学院文化是学院发展的内动力,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是经过几代人在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的道德和行动准则。百年农学已经形成了“团结、求实、进取、奉献”良好院风和“敢于争先、勇于实践、善于合作、乐于奉献”的农学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以农学精神为引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师德规范,使农学精神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为,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五、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抓好学院党建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使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更加有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为学院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保障。
加强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提升领导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新一届党委会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强化法治意识,认真落实学院“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四个提高”:一是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理念,统领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二是不断提高改革创新理念,提振学院创新发展动力;三是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服务于师生成长和发展;四是不断提高作风建设水平,了解民情民意,从容应对复杂局面。特别是要在提高决策力和执行力方面下功夫,发挥院党委的政治领导核心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按照中央、省委总体部署,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具体要求,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把开展专题教育融入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融入学院经常性工作,以严的作风和实的措施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对原著的学习,不断将政治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把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引向深入,把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着重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加强引导,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跟党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梦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青春正能量。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党建为龙头,严格管理,改进学风,提高素质,促进就业,使学生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办学环境。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传播正确的健康的思想观念,以良好品质和模范行动影响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学院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坚持依法治院、民主强院,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强化全员考核机制,推动教学、科研与管理齐头并进,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校、院各类活动,共同关心学院发展,在全院范围内形成风正气清的和谐氛围,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组织和思想保证。
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全面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把反腐倡廉建设列入学院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院发展总体规划,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认真执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强化监督、发扬民主、科学管理。
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和离退休老同志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在分配考核、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评优推荐、财务帐目和学生入党、奖勤助贷等工作,主动接受师生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和可信度。加大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源头防腐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同志们:
总结过去,我们倍感欣慰;立足当前,我们责任重大;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同志们,在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征途中,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立足本职,同心同德、务实奋进、科学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提振精神,扎实工作,为实现学院事业新跨越而努力奋斗!